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發揚擁軍優屬的光榮傳統,凱盈集團在南城街道社區事務局的統籌下,聯合開展了“八一”慰問活動。共同探訪高齡、患病、孤寡等困難的退役軍人,為其送上米、干糧和衣服等慰問物資并向他們送上親切的節日祝福和美好祝愿。
此次活動是南城街道連續第三年組織愛心社會組織及企業開展的“八一”主題關懷活動,凱盈集團也連續兩年參與其中,為困難退役軍人盡一點微薄之力。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很多革命烈士和退役軍人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開展慰問退役軍人活動,目的是想號召廣大市民關心退役軍人的生活,對軍人給予足夠的關愛和尊重,讓年輕一代需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惜和平、熱愛生活。
△(與退役軍人-張澤民合影留念)
△(與退役軍人-徐振明合影留念)
△(與退役軍人-張進全合影留念)
每到一戶退役軍人家中,凱盈暖心小分隊與他們交流談心,一起回憶了熱血崢嶸歲月。退役軍人暢所欲言,紛紛回憶自己的軍旅生活,興致勃勃地交流當前的生活狀況。凱盈暖心小分隊表示,如今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一定要牢記歷史,珍惜現在的生活,不斷踐行社會責任,學習了退伍老兵的奉獻精神,把這種精神傳遞下去。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他們在替我們負重前行!抗洪搶險抗震救災有你們,護我疆土不受侵犯有你們,揚我國威能打勝仗有你們。
退役軍人為黨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奉獻精神值得所有凱盈人銘記和學習。值此建軍節到來之際,向老兵們衷心的道一聲:謝謝!致敬最可愛的人!同時也衷心希望所有老兵都能保重身體,健康長壽,安度幸福晚年。
下面分享退役軍人徐振明
抗美援朝的光輝事跡故事
1950年11月,徐振明在接到國家的號召后,堅決服從命令,加入到第八批抗美援朝志愿軍,趕赴抗戰前線。建國之初,百廢俱興,軍隊的調度需要在艱苦的條件下完成,徐振明跟隨部隊搭乘以火炭為動力的火車,經過七天七夜漫長的車程才到鴨綠江——中朝邊境。在吉林接受了為期一周的軍事培訓,其中包括當地語言——朝鮮語的學習,隨即奔赴援朝戰爭前線。
徐振明作為一名炮兵手,長期跟隨部隊活躍在三八線附近,主要負責對敵遠程工事打擊的任務。戰場戰況瞬息萬變,要求隊伍保持高度的機動性,而在當時有限的條件下,士兵經常需要背負包括棉被、口糧、武器等重達數十斤的物資裝備前進,縱是凜冬,依然如此。隊伍中許許多多的戰士,因為寒冷而四肢失去知覺,甚至凍掉了指頭,任它寒風嘶吼,大雪紛飛,徐振明始終嚴守軍紀,一刻未曾把軍大衣上扣至下頦。
徐振明除須負重外,還要兼顧隊伍輜重的轉移,常常是以八人小組為單位負責一門羅馬炮(當時裝備的名稱)。在月峰山至黑夜山的進發中,為躲避敵軍的偵察及敵機的轟炸,隊伍經常在傍晚時分進發,由于作戰任務緊急,一夜需行軍99華里(約45公里)。與此同時,隊伍常常需要翻山越嶺、上山進行隱蔽作戰等等,而炮兵的生命是火炮,軍令如山,在接到轉移命令后,徐振明及其戰友排除萬難,及時將火炮運輸至指定位置并進行作戰。在行軍的過程中,徐振明與戰友保持高度警惕,有好幾次敵軍的飛機在上空盤旋,他們立刻利用樹葉遮擋或以山洞作掩體,以逃過敵軍的偵察,待敵機離開后,繼續推著火炮前進。勝利是需要代價的,徐振明所在的隊伍中的部分戰士,因轉移輜重事故而長眠于黑夜當中。
限制于當時裝備技術,一門火炮從準備到打炮,需要八個人協力完成。在八人組成的火炮班中,徐振明作為一名上膛手,負責將炮彈完好安全地裝填。戰斗中,當指揮員的攻擊命令下達后,每一個羅馬炮班都迅速地調整坐標、接火線、上膛、傳運炮彈,循環往復,不能有一絲錯漏。
火炮的巨大沖擊和噪音,讓徐振明被震的頭暈目眩,腦子里除了嗡嗡嗡的聲音什么也聽不到,看著戰友張嘴大喊卻聽不到任何聲音,徐振明使勁甩了甩頭,讓自己保持清醒,接過戰友的炮彈繼續準備裝彈進行下一輪攻擊,雙手經常被接連的炮火巨響震得不聽使喚,但想起背后是祖國,并沒有退路,咬緊牙還是把彈藥填了進去。由于戰時資源匱乏,炮兵的作戰條件十分簡陋,甚至缺乏護耳、手套等基本的防護裝備,使炮兵連士兵作戰時幾乎毫無防備地直面火炮的巨大沖擊和噪音,對炮兵的聽力損害尤其嚴重,以至于在當時的炮兵中流傳著“十個炮兵九個聾”的說法。在后續的戰斗中,徐振明利用廢舊的布料或棉花塞進耳道作為簡陋的防護裝備,再戴上制式防毒面具包裹口耳鼻腔,便投身戰斗當中。正是因為這些簡單而有效的措施,唯徐振明依然完好如初,因此徐振明獲得了“震不聾”的外號。七十年過去了,現年90高齡的徐振明老先生依然耳聰目明。
在殘酷的戰爭中,徐振明早已忘卻了生死,丟失了時間的概念。戰火一經燃起常常持續數日,戰至口糧漸空,沒有東西充饑時,徐振明便大把大把地抓起地里的雪,來不及等它融化,便匆忙吞下。戰爭的緊張已經讓他忘記了饑餓,這只是形式上的進食。
1951年的這一場戰役,戰火延續了七天七夜,廝殺聲與炮火聲早已為徐振明他們所習慣,除了勝利,再也沒有任何感覺了。在這場戰役中,我軍迫敵主力退至春川、漢城地區組織防御。在徐振明后來的回憶中,雖因年邁而難以述說具體的戰役名稱,但是從月峰山向黑夜山行進過程中,每一次跋山涉水的艱難,每一次敵機過頂的危險,每一次上膛的果斷,每發炮彈的巨響,每一次置身死于度外的經歷都深深烙在他的腦海里,時?;匮谒淖爝?。最終,在他們的浴血奮戰及付出慘重的代價背景下,中美簽訂板門店停戰協議。其后大批志愿軍回國,而徐振明作為守衛士兵繼續留下,直至1954年才隨志愿軍回國。
時至抗美援朝勝利七十周年,徐振明早已白發蒼蒼,往昔的戰斗生活的寫照已隨著老邁的身軀變得模糊。但是,老人依然不忘那段在祖國需要他的時間里所做的一切,七十年過去了,老人依然能流利地說出當時在吉林學習的朝鮮語,“我們都是黃種人”、“志愿軍戰士紀律嚴明”長掛嘴邊。依然能夠凜然說出志愿軍不能拿朝鮮人民的東西這般嚴明的軍隊作風。
在凱盈集團,也有這么一群人,退伍不褪色,他們是企業的一份子,在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崗位,工作兢兢業業,嚴以律己,為企業的發展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季云峰-凱迪物業總經理
1997年12月入伍,曾在中央警衛局中央警衛團六大隊一中隊十二分隊服役
■ ■ ■ ■ ■
不少人提起全國最牛的中南海保鏢,第一個想起的就是李連杰的那部成名作《中南海保鏢》,好多人都是從這里面認識中國還有這么一群強悍的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我隸屬的這支部隊,毛主席最信任的中央警衛團。
很多看過《中南海保鏢》這部電影的人都對他們這群人有些誤解,這部香港片中李連杰并不是真正的"中南海保鏢",李連杰飾演的穿著武警制服的帥氣保鏢,是公安部警衛8局的軍官。該局并不負責保衛我黨高層。正式因為這部片子很多人都認為中南海保鏢屬于武警,其實真正保衛我黨高層的中南海保鏢都是隸屬于中央辦公廳下轄的機構中央警衛局的現役解放軍。
中央警衛局全稱中共中央辦公廳警衛局即總參謀部警衛局,前身是中共中央辦公廳警衛處。由于一些歷史原因,列入中國公安部序列又稱公安部九局。
中央警衛局屬于解放軍編制,直接領導是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央警衛局故名思議主要是負責中央政治局常委這個級別高層的警衛任務。也負責黨中央辦公場所的等要害部門的警衛。我們在電視上能看到首長跟前的黑衣人大部分都是中央警衛局衛士大隊的警衛參謀軍官。中南海門口如同松柏一樣筆直的的警衛也是這支部隊的。
中央警衛局下轄8個正師級單位其中最重要的還是中央警衛團,它是警衛局的核心戰斗力。很多人把北京衛戍區和中央警衛團混為一談,其實不然,真正的中南海保鏢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央警衛團。
據目前已知的消息,中央警衛團一大隊負責中南海警衛,二大隊負責人民大會堂,三大隊負責新六所,四大隊負責玉泉山,五大隊負責北戴河,六大隊是特種作戰大隊,七大隊是訓練大隊,八大隊是工程維護大隊 。有段時間成還曾經組建過第9個大隊 負責中南海地區的防空工作。中央警衛團的訓練也是非常艱苦的,散打、軍體、氣功、刺殺、戰術、射擊等都要訓練,但隨著全軍訓練方向的轉變,現在有一些訓練課目已經減弱或取消。有一個著名教練為中南海保鏢特意編了兩套拳術套路,一套叫八路拳法,一套叫格斗拳,其精髓是簡單實用,進攻性強,利于防守。部隊內部也經常進行拳術方面的考核會操。目前大部分人都認為中央警衛團的兵是目前肉搏最強的。有很多兵在地方上時都是當地的散打王,功夫高手等 可謂是功夫了得。曾經有個警衛團的干部在石景山只用腿法放倒了八個拿刀的小混混,這功夫實在是恐怖。后來北京的頑主小偷見到8341的兵掉頭就跑。
祝志遠-凱盈開發集團規劃設計部總監
1998年12月入伍,曾在武警江蘇總隊第三支隊服役
■ ■ ■ ■ ■
2000年12月初,義務兵服役期滿,我選擇復員回鄉。那一陣子,在考學和就業選擇比較迷茫。就業,沒學歷,之后大概率只能靠力氣和運氣吃飯;考學,對于農家子弟,是唯一快速改變命運的通道,雖然艱辛,但值得一搏。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勵下,我選擇了重新走進教室。堅定必勝信心,研究考點,沉著應試,期間發揚了部隊傳承的優良作風,堅決做到“嚴格自律、結果導向”。在01年7月9日中午我從容走出考場時,如釋重負。在那個年代,知識真的能改變命運,我有幸做到了,從此改寫了人生發展軌跡。當過兵的兄弟都知道,部隊是個大熔爐,它能錘煉你的意志、重塑你的品格,讓你能從容應對人生起伏變幻,風雨無懼,堅定前行。這段經歷是我人生寶貴的財富,為一世受用。
韋衛斌-總裁辦司機
2005年12月10日入伍,曾在廣東省軍區湛江軍分區75407部隊服役
記得在入伍的第一年,那年在部隊當地周邊地區發生了洪水,哪天下著傾盆大雨,部隊緊急集合前往洪水受災地區采取緊急救援,當時新兵的我,從未面臨過如此的情景,好在班長及時給我們做好救災前的動員思想,在班長的帶領下,我們立刻出動,沖在抗洪的一線,冒著被洪水沖走的危險,我們迅速地扛著沙袋沖在最前線,記得當時身邊有位戰友因為體力嚴重透支,在扛著沙袋沖在前方的時候倒在水里,我們嚇得馬上沖過去把他拉了起來,所幸的只是嗆了幾口水,通過這事后,我們在后面的救援工作中更加嚴格要求,最后經歷10個小時的長期作戰,勝利的完成任務。
袁宣圖-凱迪物業保安員
1990年12月入伍,曾在西藏日喀則軍分區56136部隊62分隊服役
我入伍前一直在學校讀書,作為一個農村的小孩,因家庭困難,平時很少喝酒??梢哉f,剛開始那時候我喝不過二兩。到了部隊,每天訓練隊列、體能,搞的熱火朝天,日復一日。云南的太陽曬得一個個黑紅黑紅的,三個月終于過去了,極訓結束了,我們都非常高興。連隊給我們會餐,兄弟們都放開了,開始喝酒。我一開口已喝了不少,頭暈乎乎的,走起路來頭重腳輕,回到連隊躺床上,床在轉,后來吐的不行啊。他們說我醉了,我就這樣學會喝酒的。
感謝以上部分同事分享有趣、難忘、光榮的軍旅故事,致敬你們璀璨奪目的崢嶸歲月!對很多人而言,“曾經當過兵”,不僅僅是一句回憶式的笑談,更懷有一份無以言表的情感。當兵的日子,雖然只是韶華數年,但留在腦海中的記憶,卻已融進血液與靈魂,刻在心與胸膛,那是一生最難忘懷的時光。
凱盈集團,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鑄造品質,
服務社會。
努力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過硬的服務團隊,
為人民的美好生活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